挡料给料器是159分厂上料区域运输坯料的关键设备。自投用十余年来,持续为坯料输送提供支撑,保障生产流程顺畅。随着使用年限增加,设备出现故障,对生产效率及作业安全造成影响。
老设备遇新难题
作为运输坯料的核心设备,挡料给料器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上料环节的顺畅度。然而,经过十几年的高强度运转,设备的接料臂出现了严重磨损——原本光滑的接触面变得凹凸不平,接料时的稳定性大幅下降。更棘手的是,当坯料被吊运至三号台架时,由于坯料自身重量较大,下落瞬间会对挡料给料器产生强烈冲击。长期反复的冲击,让设备原有的挡料部位逐渐出现挤压变形,原本精准的限位功能大打折扣。
这一问题直接引发了连锁反应:给料环节频繁出现异常,有时会陷入“不给料”的停滞状态,导致后续工序断料,打乱生产节奏;有时又会出现“超量给料”的情况,一次同时输送两根甚至多根坯料,不仅会对设备造成危害增加检修难度,还可能因坯料堆积引发设备卡阻;更危险的是,变形的挡料部位还会钩挂坯料,导致坯料在输送过程中倾斜,严重时甚至会直接掉落地面。这不仅会造成坯料损坏,还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。
自主创新破困局
针对挡料给料器的“顽疾”,159分厂机械团队决心用自己的智慧攻克难题。改善小组首先对设备问题进行了全面拆解分析,明确核心症结——接料臂磨损与挡料部位变形,导致限位与导向功能失效。针对这一问题,成员们集思广益,最终确定了“利用废旧材料加固修复”的方案,既降低成本,又能快速落地。
方案确定后,大家立刻行动起来。从分厂的废旧材料堆中筛选合适的铁板。这些铁板虽已闲置,但材质强度完全满足设备修复需求。经过精准测量与计算,按照设备接料部位的结构特点,将铁板切割成与接料臂匹配的特定形状,确保加固后能完美贴合原有结构。之后,采用专业的焊接工艺,将切割好的铁板牢牢焊接在接料部位,形成一道新的“防护屏障”,有效增强接料臂的耐磨性与抗冲击性。最后,对焊接后的部位进行精细打磨,不仅要保证表面光滑,避免钩挂坯料,还要严格控制打磨精度,确保加固后的部位与设备原有部件高度一致,同时保持原有的工作角度不变,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轨迹。
改善成效立竿见影

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挡料给料器的改善工作顺利完成。当设备重新启动运行时,效果立竿见影:原本“不给料”“多给料”的问题彻底消失,坯料输送时实现了“单次只给料一根”的精准效果,上料环节的稳定性大幅提升。同时,新焊接的加固结构有效避免了挡料部位的钩挂问题,坯料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,再也没有出现倾斜或落地的情况,彻底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此次员工自主改善不仅让服役十余年的老设备重新焕发生机,更体现了159分厂员工“降本增效、自主创新”的责任担当——利用废旧材料实现设备修复,不仅节约了采购资金,而且换来了生产效率与作业安全的双重提升。
159分厂职工立足岗位开展自主改善,以小创新解决大问题,为现场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。